今天是
美国中文网 首页 财经 查看内容

重磅!中国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诞生(名单)

时间: 2018-2-12 00:31| 来源: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:付克友 梁宏亮|查看: | 评论:  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

摘要: 近日,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》。继京津冀城市群、长江中游城市群、成渝城市群、哈长城市群、长三角城市群、中原城市群、珠三角城市群之后,国家级城市群正式升级为8个。 ...
刘士林:我同意冯秘书长的看法。此次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,在空间和城市范围上的调整,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一个国家级城市群的使命。

国家级城市群不可能家家点火、户户冒烟,一个城市群的“落子”,必须照顾到更大的“面”,特别是要把经济地理联系密切、但却被行政区划割裂的地区重新联结起来,组团发展。同时,这也符合我国城市群的空间发展规律。

与西方城市群一般是城市地理与经济自然演化的结果不同,我国的城市群主要是在特定行政框架下形成的,行政壁垒问题一直比较突出,这个顽疾只能通过更高层的国家战略来打破。比如最初的中原城市群只局限在河南一省,现在的范围涉及到四个省。长三角城市群长期以来一直是江浙沪的“富人俱乐部”,但国家正式规划也把安徽的一部分纳进来。

这同时也是促进三省协调发展的关键,一是按照城市群的规划框架,建立合理的城市层级体系和产业分工协作机制,避免无序蔓延和同质化竞争;二是结合地理和经济联系,弱化行政割据和干预,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。

NBD: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,一个西南,一个西北,同处向西开放前沿,两个城市群定位也有相似之处,如何发挥比较优势,形成引领西部发展的合力?

冯奎:关中平原城市群拥有西北唯一的特大城市西安,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引领区,是向西、向北方向贸易通道的战略支撑。成渝城市群拥有成都、重庆两个特大城市,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门户枢纽,是向南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战略支撑。

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是西部发展的两个“棋眼”,从长远来看,两个城市群形成合力,将使长江经济带与“一带一路”深度交汇,最大限度地释放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红利,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投资空间。两大城市群的合作,城市群范围内的人口就达到1.5亿,是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。

两大城市群之间,尤其是核心城市重庆、西安、成都之间,应在交通设施、物流运输、特色旅游、优势产业、现代农业、文化教育、能源利用等方面,建立联席会议和专题工作机制,从项目合作入手,逐步加深合作,带动更多中小城市和企业家参与合作。

对有志于在西部发展的企业家来说,及早选择在成渝城市群、关中平原城市群布局,应属具有战略眼光之举。

刘士林:十九大报告提出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”。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平原城市群,一个是国家西南开放通道的战略锁钥;一个是西北开放通道的战略枢纽,各有广阔的腹地和开放发展的方向。随着重庆成为直辖市、成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,西部逐渐出现了“南强北弱”的新问题。关中平原国家级城市群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设立,对改变西部的内部分化,在西部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形成战略犄角之势,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

一般来说,由于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,西南和西北需要进行利益协调,形成真正的战略合作关系,一要改变观念,避免内耗;二是创新方式,更多地发挥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,一起降低建设成本;三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,探索形成一整套适合自身的政策、机制和路径。

最大挑战传统的扩张道路已行不通

NBD:作为关中城市群唯一的核心城市,西安要带动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
冯奎:西安目前的GDP是7000多亿元,城镇化率是70%多,服务业的贡献超过70%。但西安的对外贸易、创新驱动发展等,距离国内一线城市有很大差距,更不用说跟国际一流城市相比。

放到城市群层面看,关中平原城市群常住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分别是2.79%和2.14%,这意味着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西安还没有那么强,它要带动一群也没有那么强的兄弟们,这是西安现状。那能不能简单地通过传统的高强度投资、扩大建设规模实现西安扩张,然后带动周边中小城市?这行不通,因为国家的发展环境与约束条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。

总之,西安自身距离规划中所给的定位要求,还有一定距离。最大的挑战来源于传统的扩张道路已经行不通,而如何通过空间转型、产业转型、发展模式转型,实现高质量发展,这条路径还需要探索。

刘士林:是的,西安的经济实力是比较弱,但我们不能说西安的影响力弱,因为评价一个城市,不能只看GDP。

从历史上看,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汉唐王朝都建都于关中平原,并成为当时东方文明中心。因此,西安在中国城市中拥有很高的地位,在世界城市中也很有影响力。对此,西安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,而不要被GDP牵着鼻子走。

西安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提升城市的现代化功能。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西安有非常辉煌的历史,但与上海、广州等海洋城市相比,在发展观念、功能形态、体制机制上相对封闭和保守,在城市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上,与现代化大都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。在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,西安应瞄准规划中提出的“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”,一方面在生态、社会和人文方面发挥好集聚、辐射和引领作用;另一方面也要迅速补上交通等方面的“短板”,尽快建成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化大都市。

NBD: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点城市,西安如何利用“一带一路”中的区位优势,带动引领城市群发展?

冯奎:丝路特色是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最重要的标记。建设丝路科创中心、丝路文化高地,是从科技与人文两方面提升发展实力、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。

从丝路科创中心来讲,西安要构建高速、移动、安全、信息基础设施,率先建设智慧西安都市圈,推进中国-中亚跨境陆缆建设,为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信息服务。同时积极推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,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动能转变。

从丝路文化高地来讲,西安要积极搭建各类文化交流平台,挖掘丝路文化内涵,体现中国风貌元素,促进民间友好往来,提升西安的魅力指数。特别是要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经济消费;将文化吸引力转换为文化影响力;将文化转换为西安国际大都市最深沉的自信。

刘士林:这两大定位,一个是科技,一个是人文,它们和规划中提出的“经济充满活力”和“生态环境优美”,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战略框架,同时也实现了和自身区位条件和优势的良好结合。

在人文方面,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汉唐文化的中心,其丝路文化高地的地位无可置疑。在科技方面,西安不仅有多个高新区和示范区,在上世纪的三线建设中,也积累了一批非常好的军工基地,为发展军民融合打下了深厚基础。

从对城市群的作用看,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有二:一是支配;二是服务。一般说来,一个成熟的中心城市会平衡好“支配”和“服务”的关系,甚至是把“服务”看得更加重要。现在的上海,就在着力探索如何扩大城市的服务功能,建设服务型的中心城市,这一点西安可以借鉴。

未来蓝图下个国家中心城市看好东北和深圳

NBD: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国家中心城市诞生。二位认为,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会是谁?

刘士林: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,我个人认为未来不会很多。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:

一是受形成中心城市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,要支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,需要有一定的自然、经济、社会和人口等资源,不是想设立就设立的,如果设立太多,有些因为距离太近也只能是徒有其名。

二是我国的区域和城市群布局已经很满,没有多少大的空白可以“填写”新的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,这个只要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。

至于下一个是谁,我个人可以给两个猜测:一个有可能是东北的某个城市,在我国四大区域中,东北的弱势更明显,也比西北更需要;二是也有可能是深圳,这有利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部分做成一个双中心的城市群形态,同时也是对创新城市的一个鼓励。

冯奎:目前的国家中心城市,大体上有三种产生方式:第一种是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广州类型,即由当时的城镇体系规划确立的;第二种是在国务院对城市总规、城市群规划等规划的批复中,提出要朝国家中心城市方向发展的;第三种是在有关城市群规划中明确加以认定的,西安就是这种类型。

从未来看,命名制的国家中心城市可能还会有。但是更多有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那些城市,它们应该是生长出来、拼斗出来的。少数城市可能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之名,但实际上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影响力,并对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作用,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事实上的国家中心城市。

(实习生黄一粟对本文亦有贡献)
12
深度追踪
    1

    高兴

    难过

    感动

    无聊

    愤怒

    搞笑
    1

    路过

    刚表态过的朋友 (2 人)

    »

    相关阅读

    发表对《重磅!中国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诞生(名单)》的评论

    (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,请勿发表告状信、上访信、广告等无关内容)

    目前还没有评论 【我要发表评论
    今日热点



    关于我们|节目信息|反馈意见|联系我们|主编信箱|招聘信息| 清除痕迹

    ©2018 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,Inc.  All Rights Reserved. TOP

    回顶部